教育在线
位置:教育在线 >> 新闻 >> 综合新闻 >> 浏览信息

大学高中翻版入校立志考研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0日

  龙虎网讯 “学生一进校,基础课可以不学,专业课也可以不学,课外实践等统统都可以不要,只要一门心思攻考研。”昨天,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出席在南理工举行的“第二届创新中国论坛”。

  在谈到“大学文化创新的困惑与出路”时指出,目前国内部分高校的教育俨然成了高中的翻版——专门应试,部分本二本三高校已经沦为了“考研基地”。

  大一刚进校就开始准备考研

  “一年级,就开考研启动大会;二年级,动员考研大会;三年级,考研动员大会;最后还有一个考研表彰大会。”熊丙奇用一句形象的描述,介绍由于就业困难,部分本二本三高校的学生一进大学,就被学校告知,考研是唯一出路。当然,学校对他们的考研是相当支持:不仅为准备考研的学生开设单独的教室,还配备了英语、政治方面的老师,专门辅导他们。

  对于考研学生的本科教程,学校在很多方面都“网开一面”。考试能打高分的绝不会打低分,能不上的课老师也绝不会点名。就连需要自己动手的毕业设计,老师也是把思路、数据、范本都给了他们,学生照抄一遍就行。

  熊丙奇介绍,不少高校因为不管其他功课,只是专门应试研究生的考生太多,而被称为“考研基地”。

  “应试教育”入侵高校

  不好好打基础学专业知识、不好好参加实践锻炼动手能力,单靠背书、做题就能考上研究生?在熊丙奇看来,目前研究生考试制度的设计确实拦不住“应试大军”。

  熊丙奇介绍,考研主要拼的就是初试时的英语和政治。尽管现在考研也要看复试成绩,但是复试在考研总分中所占比例只有30%左右,而且很多复试还是考试。如果在初试成绩中占有绝对的优势,总分就一定不会低。

  “但问题是,只会背书、做题的学生绝对成不了真正意义上的研究生。”熊丙奇说。

  “基地”学生不受欢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位教授曾经遇到过两位学生,初试成绩都非常高,但是其中一位把飞机的机翼叫“翅膀”,另一位把直升机说成“直升飞机”。“连最基本的专业术语都没掌握。”他说,有的工科学生大学4年连实验室都没进过,研究生期间连个最基本的实验都做不起来。“导师手上的科研项目他们根本没办法参与。”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一位博士生导师也招到过一名初试、复试成绩都很高的学生,但是这个学生带起来非常困难。对理科生来说,最基本的是逻辑思维能力,但是这个学生连最基本的推理能力也不具备。

  “某些省份的某些高校,因为不管其他功课,只是专门应试研究生的考生太多,而被称为‘考研专业户’,不少名牌大学的教授都把这些学校的学生列入了‘黑名单’。碰上这些学校的考生就会格外‘警惕’。”这位博导说。

  “985、211高校的学生还可以扛着学校的牌子找工作,还可以利用保研(一般985、211高校的学生每年有超过30%的保研名额),普通本二、本三高校的学生只能考研。”熊丙奇认为,高校只有打破“千校一面”的现状,才能保证其教育质量,才能培养出真正有个性的学生。“考研基地”这样的怪胎也才能消失。

  教授正沦为“学术民工”

  “部分高校沦为考研基地和目前研究生考试制度的设计有关,但其根源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同质化,没个性。”熊丙奇说,从985到211,到普通本科,再到高职高专,中国的高校全都把科研的数量而非质量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不管是讲师还是教授,全部变成了“学术民工”,工夫全都用在了怎么写论文,怎么拿项目上。

  熊丙奇说,目前国内的大学里,教授的薪酬制度为“基本工资再加津贴”。在教授的收入中,津贴占有相当的比重。大多数高校现在对教授实行考核制度,为教授一年里完成的工作量设定指标,一旦教授没能达标,他的津贴就会被扣除。“在此制度的胁迫下,教授们哪还有心思安心做学问呢?”对此,熊丙奇认为源头在于高校正在把工作的重点从“教学”转向“科研”。“但这类‘科研’仅是盲目追求数量,并不讲究质量,成为高校牟利的工具。”熊丙奇认为,在学术功利化、学术泡沫化的环境下,很难有货真价实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