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线
位置:教育在线 >> 新闻 >> 教育评论 >> 浏览信息

国家最高科技奖何时不唯“白发苍苍”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2日


漫画作者 李法明

2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90岁的吴良镛院士和92岁谢家麟院士,分别追平和打破这一奖项的年龄纪录。

两位高龄学者一生为科学技术发展所做的贡献,值得我们铭记。不过,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继续面对我国科技界最高奖项“白发苍苍”的尴尬。笔者认为,国家最高科技奖不是“终身成就奖”,而是代表了政府对于科技的扶持。如果中青年学者能在创造黄金期,获得国家级认可肯定,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鼓励,更能催生出更多的科研成果。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于2000年,截至去年的18位获奖者中,80岁~90岁之间的有12位,所占比例达66.7%,18人的平均年龄达到81岁,明显高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科技大奖得主的平均年龄。在德国,最重要的科研奖莱布尼茨奖,近10年的获奖者平均年龄仅为49岁,和中国相差了32岁;而印度政府颁发的巴特纳加尔科学技术奖,更是明确规定获奖者必须是45岁以下的科学家。

对此,有关方面给出的解释是,我国的最高科学技术奖更侧重于候选人一生为科学技术发展所做的贡献。不仅考察获奖者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成就,还要对其一生科研成果、人品道德、业界威望等各方面进行考察。但一个无法回避的悖论是,根据规定,500万元奖金只有10%属个人所得,其余的450万元要定向用于科研经费,而让这批八九十岁的耄耋老人,再度披挂上阵,用这笔钱搞科研,显然很不现实。

“我年轻时要出成绩,急需钱急需环境的时候没人给我,等我后来成了名要钱有钱,有用吗?”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数学家吴文俊的这番话,至今仍在耳畔回荡。针对物理学、化学、医学、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取得成果的年龄分布研究发现:获奖者取得成果平均年龄为40.16岁,35岁取得成果最多,而一生中黄金创造期大致是26岁至46岁年龄段。去年,针对最高科技奖出现高龄化的趋势,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工作人员曾表示,未来有意推选出更为年轻的人选。然而,2011年度科技大奖尘埃落定,没有年轻,只有更老。

莫非我们的顶尖科技工作者已经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断档?这恐怕并非杞人忧天。一个有力的佐证就是,同时颁发的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再次空缺,这已是这个代表国家科技原创力的奖项,12年来第8次一等奖空缺。

我国年轻一辈学者的发展受应试教育影响甚深,而学术功利化与以行政权力为核心的权威主义,对高校科研工作也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国家最高科技奖何时不再“白发苍苍”,要想回答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评价标准,树立年轻化的价值导向,更需要深刻反思教育发展战略和目标模式,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真正按照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